羊脑多头蚴病(脑包虫病)症状原因及诊断治疗方法
免费加入微信养羊群
方法一:微信搜索 yangyangqun88添加微信加入
方法二:按保存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相册找到图片,即可加入
羊脑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病,是脑多头蚴寄生于羊的脑或脊髓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症状的严重寄生虫病。
【病原】
脑多头蚴为乳白色半透明囊泡,圆形或卵圆形(图2-8-1),豌豆大到鸡蛋大,囊壁上有集成簇的许多原头蚴,囊内充满液体。羊吞食多头带绦虫虫卵而受感染,六钩蚴钻入肠黏膜,随血流到达脑、脊髓中,经2~3个月发育为多头蚴(图2-8-2)。

图2-8-1 脑多头蚴

图2-8-2 羊脑多头蚴的生活史
【流行特点】
是常见的一种羊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犬、狼、狐、豺等肉食兽的小肠,多发于犬活动频繁的地方。容易侵袭1~2岁的绵羊和山羊。一年四季都有感染可能。
【症状与病变】
感染2~7个月后出现典型症状,呈现异常运动和异常姿势。虫体寄生在一侧脑半球表面时(图2-8-3),头倾向患侧,并向着患侧大脑半球方向做圆周运动,对侧眼失明。虫体寄生在脑前部时,头低垂抵于胸前或高举前肢步行或猛冲向前,遇障碍物后倒地或静立不动。虫体寄生在小脑时,易惊恐、步态蹒跚、平衡失调、痉挛等。虫体寄生在腰部脊髓时,后躯及盆腔脏器麻痹,最后死于高度消瘦或重要神经中枢受害。

图2-8-3 多头蚴寄生在一侧脑半球
【诊断】
根据其特殊的症状、病史做出初步判断。剖检病畜查虫体确诊。
【防治】
(1)预防本病应对牧羊犬定期驱虫,排出的犬粪和虫体应深埋。对野犬、狼等终宿主应予以捕杀,防止犬吃到含脑多头蚴的羊等的脑和脊髓。
(2)施行手术摘除,但脑后部及深部寄生者则较困难。近年来用吡喹酮和丙硫咪唑进行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