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血吸虫病(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受阻)症状原因及诊断治疗方法
免费加入微信养羊群
方法一:微信搜索 yangyangqun88添加微信加入
方法二:按保存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相册找到图片,即可加入
羊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在羊门静脉、肠系膜静脉和盆腔静脉内,导致病羊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死亡等的一种疾病。
【病原】
血吸虫雌雄异体,体为长圆柱形。雄虫粗短,呈乳白色。在虫体前端有口吸盘,腹吸盘与口吸盘相距较近,雄虫体壁自腹吸盘后方至尾部两侧向腹面卷起形成抱雌沟,通常雌虫在沟内呈合抱状态。雌虫一般呈暗褐色,虫体为椭圆形,前端细小,后端粗圆。虫体中部偏后方两肠管合并处前方是卵巢。虫卵呈短卵圆形,淡黄色。
【流行特点】
血吸虫的中间宿主为椎实螺,该病多发于夏、秋季节。该病感染途径为血吸虫尾蚴钻入羊的皮肤,也可经吞食含有尾蚴的水、草而感染。
【症状】
羊感染血吸虫病后一般在病初症状较轻,多呈慢性经过,具体表现为病羊颌下、腹下部水肿,腹围增大,贫血,黄疸,消瘦,幼羊生长发育受阻,母羊繁殖性能下降并导致流产,如突然感染尾蚴时,才呈急性发作,表现腹泻,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呼吸困难,粪便中混有黏液、血液,可导致不孕或流产。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尸体明显消瘦、贫血(图2-10-1),腹腔内常有大量腹水。在感染数千条以上的病例,其肠系膜及大网膜均有明显的胶样浸润,更严重的可以波及到胃肠壁的浆膜层。小肠黏膜上可见有出血点或坏死灶。肠系膜淋巴结普遍地表现水肿。肝组织出现程度不同的结缔组织化。肝脏质地变硬,在肝表面可以见到灰白色网状组织的凹陷纹理,而使肝表面低洼不平,并且散布着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坏死结节(图2-10-2)。肝脏在初期多表现为肿大,后期多表现为萎缩,被膜增厚,呈灰白色。

图2-10-1 尸体明显消瘦、贫血

图2-10-2 肝脏表面散布着大小不等的坏死结节
【诊断】
对羊血吸虫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两种,即病原学诊断和PCR诊断。
【防治】
(1)预防在4、5月份和10、11月份定期驱虫,病羊要淘汰。结合水土改造工程或用灭螺药物杀灭中间宿主,阻断血吸虫的发育途径。疫区内粪便进行堆肥发酵和制造沼气,既可增加肥效,又可杀灭虫卵。选择无螺水源,实行专塘用水,以杜绝尾蚴的
感染。
(2)治疗(选用下列方法之一)
① 硝硫氰胺,按千克体重4毫克,配成2%~3%水悬液,颈静脉注射。
② 吡喹酮,按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1次口服。
③ 敌百虫,绵羊按每千克体重70~100毫克,山羊按每千克体重50~70毫克,灌服;
④ 六氯对二甲苯,按每千克体重200~300毫克,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