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铜缺乏病症状原因及诊断治疗方法
免费加入微信养羊群
方法一:微信搜索 yangyangqun88添加微信加入
方法二:按保存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相册找到图片,即可加入
铜缺乏症是动物体内铜含量不足所致的一种重要营养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贫血、腹泻、运动失调和被毛褪色。
【病因】
(1)原发性日粮缺铜引起动物机体缺铜,主要是由于采食生长在低铜土壤上的饲草或土壤中铜的可利用性低所致。一般认为,饲料中铜低于3微克/克即可引起发病,3~5微克/克为临界值,10微克/克以上能满足动物的需要。
(2)继发性动物对铜的摄入量是足够的,但机体对铜的利用发生障碍。
① 钼与铜具有拮抗性。当饲草、饲料中钼含量过多时,可妨碍铜的吸收和利用,牧草含钼低于3微克/克对铜并无影响;但当饲料中钼含量达3~10微克/克即可引起铜的不足而出现临床症状。通常认为铜∶钼应高于2∶1。
② 饲料中锌、镉、铁、铅和硫酸盐等过多,影响铜的吸收,造成机体铜缺乏。
③ 饲草中植酸盐含量过高,可与铜形成稳定的复合物,降低动物对铜的吸收。
④ 反刍兽饲料中的蛋氨酸、胱氨酸、硫酸钠、硫酸铵等含硫物质过多,经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均可转化为硫化物。后者与钼共同形成一种难溶解的铜硫钼酸盐复合物,降低铜的利用。
【流行特点】
本病呈地方流行或大群发生。原发性铜缺乏主要发生在幼龄动物,绵羊和山羊最为易感。
【症状】
运动障碍是羔羊铜缺乏的主要症状,故又称为摆腰病或地方性共济失调。主要危害1~2月龄的羔羊。早期症状为两后肢呈八字形站立(图6-12-1),驱赶时后肢运动失调,跗关节屈曲困难,球节着地,后躯摇摆,极易摔倒,快跑或转弯时更加明显,呼吸和心率随运动而显著增加。严重者做转圈运动,或呈犬坐姿势,后肢麻痹,卧地不起,最后死于营养不良。羔羊随年龄增长,其后躯麻痹症状可逐渐减轻。

图6-12-1 羔羊呈八字形站立
铜缺乏时被毛的变化很明显,被毛稀疏,粗糙,缺乏光泽,弹性降低,颜色变浅(图6-12-2)。羊毛的这些变化是最早的症状,在亚临床铜缺乏是唯一的症状。贫血是动物长期缺铜的常见症状,发生于铜缺乏的后期。羔羊主要表现低色素小红细胞性贫血,而成年羊则呈巨红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腹泻是继发性铜缺乏的常见症状,粪便呈黄绿色或黑色水样。

图6-12-2 羊被毛稀疏,缺乏光泽
【病理变化】
铜缺乏的特征病变是贫血和消瘦。肝脏、脾脏和肾脏有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着。
【防治】
(1)预防
① 日粮中添加硫酸铜,最低铜水平为羊5微克/克。
② 在妊娠中后期口服硫酸铜,羊1~1.5克,每周一次,能预防幼畜铜缺乏症,也可在幼畜出生后口服铜制剂。
③ 经口投服含硒、铜、钴等微量元素的长效缓释丸。
④ 在饮水中添加硫酸铜,让动物自由饮用。
⑤ 给低铜草地施用含铜肥料,能显著提高牧草中铜的含量。
(2)治疗 2~6月龄羊口服硫酸铜1~2克,每周1次,连用3~5周。在日粮中添加铜,使硫酸铜的水平达25~30微克/克,连喂2周效果显著。也可将矿物质添加剂舔砖中硫酸铜的水平提高至3%~5%,让其自由舔食,或按1%剂量加入日粮饲喂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