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羊群首页
  2. 养羊技术

病死羊无害化处理及病死的羊怎么处理

免费加入微信养羊群
方法一:微信搜索 yangyangqun88添加微信加入

方法二:按保存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相册找到图片,即可加入

病死羊携带大量的病原体,需经无害化处理。否则,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可能引起羊的重大疫情,危害养羊业生产,甚至引发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病死羊无害化处理工作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关键环节,对促进养羊业,乃至整个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控规划”的有效落实,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意义重大。重视并切实做好病羊的无害化处理工作,防止其对公共卫生和环境造成新的危害,确保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和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必须认真做好。

病死羊无害化处理应按照《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和《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两个规范操作。现阶段,在病死羊无害化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技术较为成熟的方法主要包括深埋法、焚烧法、堆肥法、化尸池处理法、化制法、生物降解法等。结合病死羊的特点,易于应用的方法为深埋法、焚烧法、化制法和生物降解法(化尸池处理法)。

1.深埋法:此方法是最为简单易行的办法,存在的问题是操作不规范,应用中应加以纠正。

埋藏地点应远离居民区、水源、泄洪区、草原及交通要道,避开岩石地区,应处在主导风向的下方,不能影响农业生产,有效避开公共视野。掩埋坑大小视机械、场地和所掩埋羊尸体的多少,参照以下标准执行。

深度:2~7米。宽度:≤3米。

长度:以掩埋病死羊尸体多少而定。

其他要求:掩埋坑底需高出地下水位1米以上。容积预测:成年羊尸体5只/米3。

掩埋过程中注意:掩埋坑底铺撒漂白粉或生石灰(0.5~2.0千克/米2)。尸体在掩埋前先喷洒10%漂白粉消毒液,作用2小时后方可掩埋。也可在掩埋前进行焚烧处理。受污染的绳索、垫草、包装袋、少量的饲料和奶等废弃物可一并掩埋。堆放整齐的尸体表面覆盖40厘米厚壤土,之后再均匀撒放熟石灰或干漂白粉20~40克/米2,掩埋,平整场地。掩埋坑上覆土层≥1.5米。

尸体掩埋场应有标志,以便于保护。

掩埋后前7天每天一次专人检查,第2~13周每周一次专人检查,发现塌陷、渗透应及时处置。

需要强调的是病死羊尸体收集、运送过程中的规范操作。如掩埋地点的选择、尸体装袋密封、车辆消毒、车厢的防渗漏处理、装卸工的消毒和安全教育等环节,亟待规范,强化监督。

2.焚烧法:此法多用于对人和动物构成威胁的烈性传染病致死羊尸体的处理。特点是处理彻底,除焚烧过程中的异常气味外,很少“二次污染”。常用的方法有柴堆火化、焚尸炉和焚烧窑等。

适于焚烧法处理的羊尸体包括:口蹄疫、炭疽、痒病、绵羊梅迪╱维斯纳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狂犬病、羊快疫、肠毒血症、肉毒梭菌中毒症、羊猝疽、布氏杆菌病、结核病14种传染病尸体,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羊尸体,以及摘除病变部位的组织器官。

不论是堆柴火化,还是使用焚尸炉、焚烧窑,均应注意燃烧后烟尘的高空排放,以免因异常气味的排放影响附近居民。同时注意羊尸体收集时运送和装卸中的规范操作,严防不规范操作带来“二次污染”。

3.化制法:化制是利用干化、湿化机对病死羊尸体在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做油水分离、烘干、废液污水等处理的过程。这是尸体无害化处理中比较经济实惠的处理方法,不需要土地掩埋,也不用柴油、焚尸炉,不会增加焦糊异味和CO2排放量。处理后的动物尸体又可制成肥料、肉骨粉、工业油、胶、皮革等,可最大限度地实现羊尸体的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

烈性动物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的病羊尸体不适于化制。化制法适用对象为:

(1)一般传染病、轻度寄生虫病或病理损伤的羊尸。

(2)病变严重、肌肉发生退行性变化羊的整尸及内脏。

(3)注水或注入其他有害物质的羊胴体。

(4)农药、化学药品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的肉,修整的废弃物、变质肉和污染严重的肉等。

化制设备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化制厂多由国家或地区中心城市建设。此外,对化制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如对病种、病原的确定(失误时会因化制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化制应在专门的化制厂内完成,羊场所负责的是及时报告动物防疫机构,由其指定专职人员收集、运送、化制处理病死羊,而不是自作主张就地化制。

4.生物降解法:是利用生物链中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特性,处理羊尸体的办法。包括肉食动物、猛禽、水生的肉食鱼类对羊尸体的利用,也包括微生物的分解利用(主要适用于天然牧场广阔的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在规模化养羊技术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缺、环境保护受到全社会高度重视的今天,生物降解已经成为一项在专门的降解反应器中利用微生物发酵降解的新技术。

生物降解的主要工艺是在高温化制杀菌的基础上,采用辅料吸附油脂,将吸附后的辅料连同粉碎尸体投入专门的降解池(罐)中,利用微生物产热杀灭有害病原微生物,进而实现减量的目的。该技术不产生废水和烟气,无异味,不需高压锅炉,杜绝了安全隐患,同时具有节能、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特点,可有效缩小尸体所占空间,减少随意抛弃现象。

生物降解的无害化处理池多采用砖混结构,内表面不抹石灰,地面以上外表面粉刷平整,标准有效供给30米3/池。圆筒状的内径2.5米,深4米,亦可根据当地地形条件调整。一般要求出地面高度1~1.5米,钢筋水泥浇筑的池顶中间设3米高的PVC通气管,地面部分设直径0.8米的带门锁的投料口。投放时使用的消毒剂包括羊只体重5%~8%的生石灰,或体重1%的漂白粉,或体重0.5%的氯制剂,或体重8%的氧化剂稀释液,或体重1%的季铵盐稀释液。

投放高度距投放口下沿0.5米时达到满载,应立即密封。4~5个月后腐败分解完成,即可从出料口卸料、清池,清池废水可作无害化肥料使用。

建议每个羊场依据羊群体大小,设1~2个化尸池,以满足无害化处理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