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羊群首页
  2. 养羊技术

羊布氏杆菌病是什么症状与治疗方法

免费加入微信养羊群
方法一:微信搜索 yangyangqun88添加微信加入

方法二:按保存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相册找到图片,即可加入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症。

【流行病学】病原为布氏杆菌。主要存在于病畜的生殖器官、内脏和血液。该菌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在干燥的土壤中可存活37天,在冷暗处和胎儿体内可存活6个月,高压灭菌10~15分钟才能将其杀死。1%的来苏儿,2%的福尔马林,5%的生石灰水15分钟可杀死,直射阳光4个小时以上才能杀死。布氏杆菌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畜及带菌动物,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它们在流产和分娩时,将大量病原随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本病主要通过采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感染。经皮肤、黏膜、呼吸道以及交配也能感染,与病羊接触,加工病羊肉等,如不严格消毒,都容易感染本病。本病不分性别、年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症状】本病临床首发症状是流产。流产前食欲减退、口渴、精神委顿、阴道流出黄色黏液;流产多发生于怀孕后的第三、四个月;流产母羊多数胎衣不下,继发子宫内膜炎,影响受胎。公羊表现睾丸炎,睾丸上缩,行走困难,拱背,饮食减少,逐渐消瘦,失去配种能力。其他症状可能还有乳房炎、支气管炎、关节炎等。病羊呈现关节炎时,在放牧中突然跛行,严重时不能行走,经1~2天很快好转,患肢经常复发。

【剖检变化】可见流产母羊胎衣停滞,胎衣呈黄色胶冻样浸润,胎衣增厚,并有出血点。胎儿真胃中有微黄色或白色黏液及絮状物,胃及黏膜和浆膜上有出血点。腹水、胸水微红,皮下呈出血性浸润。肝、脾、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公羊可发生化脓坏死性睾丸炎和副睾炎,睾丸肿大,后期睾丸萎缩。

【预防】本病无特效治疗药物,只有加强预防检疫工作来彻底消灭本病。

1.定期检疫。对羔羊每年断乳后进行1次布氏杆菌病检疫。成年羊2年检疫1次或每年预防接种而不检疫。对检出的阳性羊要扑杀处理,不能留养或给予治疗。

2.免疫接种。当年新生羔羊通过检疫呈阴性的,用“猪2号弱毒活菌苗”饮服或注射,山羊、绵羊不分大小每只饮服500亿活菌。如畜群大,可按全群羊数计算所需菌苗量,将所需菌苗拌水中,让全群饮服,或拌饲料内让全群采食;如果羊群数少,可用注射器将菌苗逐头注入口内,或将菌苗加入清水中,逐头灌服,或加入饲料中逐头喂服。肌内注射:每只山羊25亿菌,每只绵羊50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