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猝疽(急性死亡、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的症状与防治
免费加入微信养羊群
方法一:微信搜索 yangyangqun88添加微信加入
方法二:按保存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相册找到图片,即可加入
羊猝疽是羊的一种最急性传染病。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毒血症,其特征为急性死亡、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
【流行病学】病原体为C型产气荚膜杆菌,主要存在于被污染的牧场土壤及病羊的皱胃和小肠的内容物中,主要经消化道传染。本病常发生于成年绵羊,以1~2岁较多,山羊和幼龄羊也可感染,但不多见。多发生于早春及夏秋,低洼沼泽地区常呈地方性流行。
【症状】潜伏期短,常见傍晚放牧时羊还很正常,但到第二天早晨即有病羊死于圈内。缓慢者可见病羊掉群、卧地、表现不安、衰竭、痉挛,数小时内死亡。
【剖检变化】剖检主要见于消化道和循环系统。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严重充血、糜烂,有的肠段可见大小不等的溃疡,有明显的腹膜炎症状。胸腔、腹腔和心包大量积液,心包液暴露于空气后可形成纤维素絮块。
【预防】常发地区应加强饲养管理,切忌过食,精、粗、青饲料要合理搭配,并要适当运动等。每年应在发病季节前按时注射“羊肠毒血症、快疫、猝疽三联苗”,不论羊只大小一律皮下或肌内注射5毫升。对已确诊的病尸,应挖坑深埋。及时转移羊群,消毒被污染的场地。
【治疗】急性的一般来不及治疗病羊就已死亡,对较慢的可早用青霉素或磺胺类药物。青霉素每只每次160万~240万单位肌内注射,每日3次。磺胺嘧啶每只每次5~6克灌服,每日2次。中药可试用苍术10克、大黄10克、贯仲5克、玉片3克、龙胆草5克、甘草10克、雄黄1.5克(另包),前六味加水煎汤,最后加入雄黄灌服。
另外可根据情况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