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青干草-青干草调制技术
免费加入微信养羊群
方法一:微信搜索 yangyangqun88添加微信加入
方法二:按保存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相册找到图片,即可加入
(一)青干草的特点
1.养分保存好
品质优良的青干草,色绿芳香,富含胡萝卜素,保留较多的叶片,质地柔软。据资料报道,人工干燥法制成的优质青干草,可保存90%~93%的养分,营养价值高,可提供一定的净能,满足牲畜的营养需要。
2.适口性好,消化率高
优质青干草经合理贮藏、堆积发酵后发出芳香草味,适口性好,羊爱吃,消化率也有一定提高。
3.使用方便
良好的管理可使青干草贮藏多年。特别是在寒冷地区,由于冬、春季节长,气温较低,作物生长期短,青绿饲料生产受限制。青干草可常年使用,取用方便,营养保存较完善,尤其对种畜和幼畜更为重要。
(二)调制原理
调制干草的目的就是要迅速排除牧草中的水分,干燥到能够贮藏的程度。堆贮的干草要求含水量为14%~17%,超过17%容易霉败变质。青草在自然条件下干燥时所发生的生物化学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
1.牧草饥饿代谢阶段
刈割后的鲜草,细胞尚未死亡,继续进行着呼吸和蒸腾作用,水分逐渐挥发减少,当水分减少到40%~50%时,呼吸作用停止。当牧草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时,可使牧草体内一部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被消耗,同时,蛋白质水解产生氨化物,这个阶段因受温度、湿度的影响,使水分蒸腾的时间长短不一。干燥得越快,呼吸作用停止越早,营养物质损失也较少。
2.牧草成分分解阶段
呼吸作用停止后,牧草细胞已死亡,但牧草表面的水分继续蒸发。光照易破坏牧草中的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在这一阶段中,牧草水分降到14%~17%的速度越快,养分损失就越少。
3.青干草成分的损失
青绿饲草在饥饿代谢和成分分解阶段,有一部分养分损失。在调制和储存过程中,机械作用、阳光照射、搂草、翻草、搬运、堆垛等都会造成养分的损失,尤其机械作用使得部分嫩枝、叶脱落,一般叶片损失20%~30%,嫩枝损失6%~10%。豆科牧草的茎较粗壮,干燥不均匀,叶片损失比禾本科严重。所以,因叶片脱落而造成的养分损失远比重量损失的比例大得多。当苜蓿损失叶片占全重的12%时,其蛋白质的损失量占蛋白总量的40%。机械作用造成的养分损失不仅与牧草的种类有关,且与干燥技术有关。试验证明,刈割后立即小堆干燥,干物质损失仅占1.0%,以草垄干燥损失占4%~6%,平铺干燥的干物质损失可达10%~40%。阳光直射使牧草的胡萝卜素、叶绿素、维生素C遭受破坏,但维生素d明显增加,这是由于牧草内的麦角固醇经阳光照射后变为维生素D。
刈割后的牧草如受到雨水淋湿,会使牧草中的易溶性化合物,如矿物质、水溶性糖和部分蛋白质严重损失;淋湿可使无机物损失67%,其中,磷损失达30%,碳酸钠损失65%,损失的部位主要在叶片上。
(三)调制方法
1.自然干燥法
自然干燥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在很大程度上受天气条件的限制,是目前国内常用的干燥方法。自然干燥可分为地面干燥法和草架干燥法。
(1)地面干燥法
牧草刈割后在地面干燥6~7h,当含水量降至40%~50%时,用搂草机搂成草条继续干燥4~5h,并根据气候条件和牧草的含水量进行翻晒,使牧草水分降到35%~40%,此时牧草的叶片尚未脱落,再用集草器集成0.5~1m高的草堆,经1.5~2d就可调制成含水分为15%~18%的干草。牧草全株的总含水量在35%~40%以下时,牧草叶片开始脱落,为保存营养价值较高的叶片,搂草和集草作业应在牧草水分不低于35%~40%时进行。在干旱地区调制干草时由于气温较高、空气干燥,牧草的干燥速度较快,刈割与搂草作业可同时进行。
(2)草架干燥法
在牧草收割时由于多雨或潮湿天气,地面晾晒调制干草不易成功时,需采用专门制造的干草架进行干草调制。干草架主要有独木架、三角架、铁丝长架等。方法是将刈割后的牧草在地面干燥0.5~1d后再移在草架上,遇到降雨时也可直接在草架上干燥,将牧草自上而下置于草架上,草架需有一定倾斜度以利采光和排水,最下一层牧草应高出地面以利通风,草架干燥虽花费一定物力,但制成的干草品质较好,养分损失比地面干燥减少5%~10%。
2.人工干燥法
人工干燥法在20世纪六七十年发展迅速,其特点是可减少牧草自然干燥过程营养物质的损失,使牧草保持较高的营养价值。人工干燥主要有常温鼓风干燥法和高温快速干燥法。
(1)常温鼓风干燥法
常温鼓风干燥法可提高牧草的干燥速度。在堆贮场和干草棚中安装常温鼓风机,通过鼓风机强制吹入空气,达到干燥的目的。
(2)高温快速干燥法
高温快速干燥法是将牧草切碎置于烘干机中,通过高温空气使牧草迅速干燥的方法。干燥时间的长短,由烘干机的型号及牧草的含水量而定。有的烘干机入口温度为75~260℃,出口温度为60~260℃。虽然烘干机中温度很高,但牧草在烘干机中的温度很少超过30~35℃。这种干燥方法养分损失很小,如早期刈割的紫花苜蓿制成的干草粉含粗蛋白20%,含胡萝卜素200~400mg/kg,含纤维素24%以下。
3.干草捆的制作
牧草干燥到一定程度后可用打捆机进行打捆,以减少牧草所占的体积和运输过程中的损失,便于运输和贮存,并能保持干草的芳香气味和色泽。根据打捆机的种类不同可分为方形捆和圆形捆:方形草捆有长方形小捆和大捆,小捆易于搬运,总重为14~68kg;长方形大捆总重为0.82~0.91t,需要重型装卸机或铲车进行装卸。柱形草捆由大圆柱形打捆机打成600~800kg重的大圆柱形草捆,草捆长1~1.7m,直径1~1.8m;圆柱形草捆可在田间存放较长时间,可在排水良好的地方成行排列,使空气易于流通,但不宜堆放过高,一般不超过3个草捆高度,圆柱形草捆可在田间饲喂,也可运往圈舍饲喂。
为保证干草的质量,在打捆时必须掌握收草的适宜含水量。为防止贮藏时发霉变质,一般打捆时牧草的含水量应为15%~20%;在喷入防腐剂丙酸时,打捆牧草的含水量可高达30%,可有效防止叶片和花序等柔嫩部分折断而造成机械损失。
4.干草的贮藏
干草的贮藏必须采取正确而可靠的方法进行,才能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和浪费。如果贮存不当会造成干草的发霉变质,降低饲用价值,失去干草调制的目的。同时,若贮藏不当还易引起火灾。
(1)散干草的堆藏
当调制的干草水分含量达15%~18%时即可贮藏。干草体积大,多采用露天堆垛的贮藏方法,堆成圆形或长方形草垛,草垛的大小视干草的数量而定。堆垛时应选择地势高而干燥的地方,草垛下层用树干、秸秆等作底,厚度不少于25cm,应避免干草与地面接触,并在草垛周围挖排水沟。堆草时要一层一层地进行压紧,特别是草垛的中部和顶部更需压紧、压实。
散干草的堆藏虽然经济,但易遭日晒、雨淋、风吹等不良条件的影响,不仅损失营养成分,还可能使干草霉烂变质。据试验,干草在露天堆放,营养物质损失高达23%~30%,胡萝卜素损失可达30%以上。干草垛贮藏一年后,草垛侧面变质的厚度达10cm,垛顶变质厚度达25cm,基部变质厚度达50cm。因此,适当增加草垛高度可减少干草堆藏中的损失。
(2)干草捆的贮藏
干草捆的体积小、质量大,便于运输,也便于贮藏。草垛的大小依干草量的大小而定。调制的干草,除在露天堆垛贮存外,还可贮藏在专用的仓库或干草棚内。简单的干草棚只设支柱和顶棚,四周无墙,成本低,干草在草棚中贮存损失小,营养物质损失1%~2%,胡萝卜素损失18%~19%。干草应贮存在畜舍附近,以方便取运饲喂。
5.干草品质鉴定
干草的品质好坏应根据干草的营养成分来评定,即通过测定干草中水分、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粗灰分、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以及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来进行评价。在生产实践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只能采用感官判断,判断干草的物理性质和含水量对干草进行品质鉴定和分级。
(1)颜色气味
干草的颜色是反映干草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优质干草呈绿色,绿色越深,其营养物质损失就越小,所含可溶性营养物质、胡萝卜素及其他维生素越多。适时刈制的干草都具有浓厚的芳香气味。干草如有霉味或焦灼味,说明其品质不佳。
(2)叶片含量
干草中叶片的营养价值较高,所含的矿物质、蛋白质比茎秆中多1~1.5倍,胡萝卜素多10~15倍,纤维素少1~2倍,消化率高40%。干草中的叶量越多,其品质越好。鉴定时,取一束干草,看叶量多少来确定干草品质的好坏。禾本科牧草的叶片不易脱落,豆科牧草的叶片极易脱落;优质豆科牧草干草中叶量应占干草总量的50%以上。
(3)牧草发育时期
适时刈割调制是决定干草品质的重要因素,始花期或始花以前刈割,干草中的花蕾、花序、叶片、嫩枝条较多,茎秆柔软,适口性好,品质佳。若刈割过迟,干草中叶量少、枯老枝条多、茎秆坚硬、适口性和消化率均下降,品质变劣。
(4)牧草组分
干草中各种牧草所占的比例也是影响干草品质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豆科牧草所占比例越高,干草品质越好,杂草数量越多,品质越差。
(5)含水量
干草的含水量应为15%~18%,含水量过高不宜贮藏。测定时,将干草束用手握紧或搓揉时无干裂声,干草拧成草辫松开时干草束散开缓慢,且不完全散开,弯曲茎上部不易折断为适宜含水量;当紧握干草束时发出破裂声,松手后迅速散开,茎易折断,说明干草较干燥,易造成机械损伤;当紧握干草束后松开,干草不散开,说明草质柔软,含水量高,易造成草垛发热或发毒,草质较差。
6.干草的饲喂
青干草是冬、春季草食羊的主要饲料。良好的干草所含营养物质能满足牲畜的维持营养需要并略有增重,但在生产中,极少以干草作为单一饲料,一般用部分秸秆或青贮料代替青干草,再补充部分精饲料,以降低饲料成本。为避免粪便污染和浪费,干草通常放在草架上让牲畜自由采食。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把干草切短至3cm左右或粉碎成草粉进行饲喂,以提高干草的利用率和采食量。用草粉饲喂羊,不要粉碎得太细,并需在饲喂时添加一定量的长草,以便使羊进行正常反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