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山羊绒毛生长的因素,如何提升羊绒
免费加入微信养羊群
方法一:微信搜索 yangyangqun88添加微信加入
方法二:按保存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相册找到图片,即可加入
1.遗传因素
不同绒山羊品种的遗传特性是绒毛生长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它在次级毛囊的发育和活动、绒毛生长周期的长度以及生长强度方面起到最重要的决定作用。例如,辽宁绒山羊的羔羊出生时次级毛囊成熟20%左右,甚至有些品种的羔羊在出生时皮肤上就带有绒毛。而一些国外的绒山羊品种在出生后20d时次级毛囊才开始生长。辽宁绒山羊的长绒周期通常比其他品种长1.5~2个月;新近选育出的常年长绒型新品系,打破了绒山羊季节性长绒的一般规律;绒毛常年生长,而且有很多个体在一个次级毛囊着生2根绒纤维,在世界众多绒山羊品种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些差异主要是遗传因素造成的。
2.生态地理因素
在生态地理因素中,纬度、经度和海拔主要决定地区水热条件的水平地带规律和垂直地带性规律。这3个重要生态因素决定着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和水、热、光照和植被类型,在这些因素的长期综合作用下,决定了分布在特定地区绒山羊绒毛生长的环境条件。尤其是温度条件对绒毛生长的影响最为重要。早在1854年,威尔逊(Wilson)就指出:“动物绒毛含量与温度成反比,而粗毛含量与温度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威尔逊法则。我国北方绒山羊生长密厚绒毛,而南方亚热带的马山羊只长很短的粗毛,分布在热带广东湛江的雷州山羊只长粗毛不生绒毛。光照对羊绒生长影响的机理是通过对体内生理状况的改变和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而起作用,在非长绒季节,通过人工改变光照环境的手段,也可不同程度地诱发山羊长绒。
3.营养因素
绒山羊与绵羊相比,营养的供给水平对毛绒生长的影响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特异之点。其相同之处在于如营养的供给水平不能满足其维持需要,则将显著地影响羊毛或羊绒的生长;而在满足维持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营养水平,对绵羊而言将显著地提高羊毛的产量;对绒山羊而言,供给略高于维持需要的能量和相应的蛋白质,即可满足正常绒毛生长的需要,过高的营养水平并不能显著地增加绒的生长,而只能增加粗毛的生长。此外,绒山羊在胎儿期和育成期,如营养匮乏,会导致次级毛囊发育受阻,将影响终身绒毛生长。
4.生理因素
性别、年龄和生理状态是影响绒毛生长的主要生理因素。一般而言,成年公羊的绒毛生长要优于成年母羊,去势后的羯羊要优于未经去势的公羊,妊娠母羊要优于空怀母羊,怀单羔的母羊要优于怀双羔的母羊,而周岁的育成母羊和公羊相差不大。育成羊的绒毛生长强度通常是成年羊的65%左右,而2岁的后备羊通常是成年羊的80%左右。3~5岁是绒山羊绒毛生长强度最旺盛的时期,6岁以后逐渐下降。此外,由于疾病、应激、流产、采精过度等因素所造成的生理伤害都能直接影响绒毛的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