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羊群首页
  2. 养羊技术

影响山羊绒毛品质的因素

免费加入微信养羊群
方法一:微信搜索 yangyangqun88添加微信加入

方法二:按保存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相册找到图片,即可加入

1.杂交改良

由于不同品种绒毛品质的遗传特性的差异,在进行品种间杂交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绒毛品质差异较大的品种间进行杂交改良时,往往会导致杂交后代绒毛品质的改变。例如,用高产的白绒山羊品种改良杂色的低产绒山羊品种,改良二代的白羔可达80%以上,绒长可提高1~2cm,净绒率可提高8%~15%。同时,绒纤维直径也相应地增加0.5~1.0μm。

2.生态环境

与所有家畜相比,山羊对各种生态环境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能力。在多种生态环境中,对绒山羊绒毛细度长度以及光泽、弹性、白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气候因子和植被类型的变化而发生作用。同一品种长期饲养在不同的地域生态条件下,绒毛品质也在逐渐地发生改变。大量的研究观察表明,将原始培育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高产品种迁移到干旱地区,在同样的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制度下,绒毛的纤维直径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将原始培育在温暖地区的品种引进到寒冷地区,绒毛长度逐代增长。

3.饲养制度

饲养制度直接关系到绒山羊的营养水平和生存环境。一般而言,与放牧制度相比,在舍饲和半舍饲条件下,由于绒山羊的营养供应比较均衡、生存环境比较舒适,致使绒毛长度增加,同根羊绒纤维细度比较均匀,但是绒的直径也略有增粗。

4.性别和年龄

我国的绒山羊品种公、母羊的绒纤维直径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基本上是来自营养和环境的共同影响。越是培育程度高,营养条件好的品种公羊羊绒直径和长度略高于母羊;选育程度低、补饲条件差的品种母羊的羊绒直径略大于公羊,但羊绒长度基本相似。我国的大部分绒山羊品种的羊绒直径和长度在不同的年龄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成年羊的羊绒直径通常比2岁羊粗1.0~1.5μm,比周岁羊粗1.5~2.0μm,但绒纤维长度也随之相应地增加1~2cm。成年羊在5~6岁后,绒纤维直径和长度略有下降,初步认为与其生理代谢机能减弱有关。

5.性状间的相关

大量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绒山羊品种绒毛品质性状间都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内蒙古绒山羊绒长与绒细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17,遗传相关系数为0.56;辽宁绒山羊绒长与绒细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19,遗传相关系数为0.67。通过对全国10个品种所有绒山羊母羊的羊绒长度和直径的相关性分析,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274。羊绒长度的增加会使产绒量增加,两者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26,遗传相关为0.91。所以在我国绒山羊发展中,对于羊绒纤维直径、长度和产绒量必须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产量和品质之间的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