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山羊的饲养管理,及如何饲养
免费加入微信养羊群
方法一:微信搜索 yangyangqun88添加微信加入
方法二:按保存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相册找到图片,即可加入
1.放牧饲养
放牧饲养方式的主要特征是以牧草为主要饲料来源,饲养方式以天然放牧为主,饲养规模主要取决于草场面积和草场质量,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降水量的多少。我国的内蒙古、青海、甘肃、新疆和西藏等省区的牧区均属于此种类型。放牧饲养模式的突出特点是管理比较粗放,生产水平低下,但经营投资少,饲养管理成本低。
2.半放牧半舍饲饲养
半放牧半舍饲饲养以天然牧草和农副产物为主要饲料来源,在青草季节和农田收获后进行放牧采食。饲养方式多以散在的庭养方式为主,生产规模主要取决于天然牧地资源和农副产物资源的多少。半放牧半舍饲饲养类型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广大农区。
3.全舍饲饲养
全舍饲饲养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是将绒山羊饲养业作为一种专门化的工厂式的生产,山羊所获得生活和生产物质完全靠人工喂养,吃的大多是加工过的草料,自由饮水,管理水平高,并采用完善的兽医防疫措施,经营者投入大。饲养方式以集中的批量饲养方式为主,生产规模主要取决于饲料的价格和市场的需求。全舍饲饲养生产方式仅适用于以生产和销售优良种羊为目的的绒山羊生产,主要分布在我国绒山羊主产区的良种繁育场。
4.绒山羊舍饲的必要性
对绒山羊进行舍饲,除了有助于恢复植被,保护环境,促进地方经济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外,对绒山羊生产本身而言还具有下述益处。
(1)有利于提高畜群的生产水平
舍饲后,由于饲养方式的转变,通过实施规范化饲养管理制度,可充分发掘羊只个体的生产潜力,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从而可有效地避免由于冬、春季节放牧、营养供应不足所导致的掉膘瘦削、生长受阻、绒毛丢失等现象发生。
(2)有利于提高畜群的繁殖力
在舍饲过程中,可方便地根据繁殖母羊的体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分群饲养,并可及时观察和掌握母羊的发情、受配、妊娠、产羔、哺乳等具体情况,发现问题可随时解决,由此可较大幅度地提高羔羊繁殖成活率。
(3)有利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防制
舍饲的畜群由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从而杜绝了畜群染病机会及相互间疫病传染。因此,可充分保证对畜群常见多发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的有效防治,提高畜群健康水平。
(4)有利于开展杂交改良和育种
在放牧条件下,山羊的繁殖实质上是一种自发的随机行为,生产者很难予以干涉和控制。但在舍饲制度下,饲养者可轻易地把握畜群的繁殖行为,并可方便地进行人工授精或人工辅助交配,从而达到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选种选配,建立完善的繁殖和育种记录。
(5)有利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农副产物利用效率
实行舍饲后,必将有力地推进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促进退耕还草、还牧,促进专门化的饲草饲料供应基地和效益型、兼用型草地建设。同时,也有助于秸秆等农副产物的加工和利用,提高转化效率和利用效果。
5.完全舍饲存在的问题
绒山羊舍饲成本要高于自然放牧,特别是以山羊绒和山羊肉为主要商品产出的舍饲经营所带来的收益不能完全或大部分相抵因舍饲所增加的支出,导致无利或亏损,这就意味着该项措施目前尚不完善,不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舍饲制度完全改变了山羊采食多样化、善走喜牧、好干恶湿等生物学特性。迄今为止,绒山羊长期完全舍饲后对其生长发育、生产繁殖及生理各项主要指标的影响尚无全面、完整、系统和具有说服力的试验结果,而其经济效果更缺乏科学可信的客观评价。
根据著名的威尔逊生态法则,将绒山羊完全改成舍饲,意味着给绒山羊提供了一个饲草饲料基本保证,并且遮风避雨,相对保温的生存生产环境,那么,就相当于把绒山羊从寒冷地区引到温暖地区。从短期看,似乎问题不大;但从长期来看,必然导致绒毛生长减慢,密度下降,羊绒产量减少,羊绒细度变粗,绒质将会发生明显的不良变化,不仅羊绒细度增粗,而且羊绒丝光明显减少,弹性下降,缺乏山羊绒所应具有的柔软程度,手感发干、发硬。此外,由于羊只长期完全舍饲,还会因运动减少、采食量下降、营养不均衡、圈舍潮湿等引发羔羊体弱、母羊体质下降、繁殖障碍和肢蹄病。
6.舍饲饲养须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1)提高畜群质量
提高羊只个体的单产水平是保证绒山羊舍饲成功最关键的技术措施。提高个体的单产水平最有效的方法是引进优质高效的种羊,通过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一胎多产等繁殖技术,提高优秀种羊的利用效率,加大改良力度,为实现绒山羊高效化生产奠定良种基础。
(2)调整畜群结构
调整畜群结构,及时淘汰老、弱、病、残、低产及患有繁殖机能障碍的羊只,畜群中2~4岁可繁母羊比例应占基础母羊的70%以上,并且加强对繁殖性状的选择,提高畜群的繁殖性能和更新速率。
(3)实施短期快速育肥
采用先进实用的山羊育肥技术,对计划淘汰的羊只实施短期快速优饲育肥,对当年生的羯羊力争在12月龄前出栏。对选留后的淘汰母羊也应在短期优饲后及时出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舍饲饲养量。
(4)加强精粗饲料的调制及加工利用技术的应用
绒山羊舍饲最大的成本在于饲料的支出,合理的饲料搭配可有效地降低饲料消耗。冬、春季节舍饲期以粗、精饲料为主,青贮饲料为辅;并因地制宜地结合当地饲草、饲料资源条件,搞好粗饲料的加工调制,以保证舍饲羊所需饲料常年稳定、经济有效地供应。
(5)根据当地饲料资源制订稳妥的饲养计划
根据绒山羊营养需要特点,平均每只羊每日须消化能量5.6mJ、粗蛋白60~80g,干物质0.6~1.2kg。按此计算,每666.7m2 (或每亩)中等肥力耕地的生物学产量仅能饲养2只左右的绒山羊。因此,必须根据当地可能提供的饲料资源来确定绒山羊的饲养数量。否则,大量从外地购入饲料,由于运输成本的增加,必将大幅度增加羊只的饲养成本。
(6)加强科学管理
根据国内外最近研究结果,普遍认为绒山羊产绒的营养需要特点与绵羊产毛截然不同。在满足正常的生长、发育、繁殖或维持需要的前提下,增加更多的营养并不能显著地提高产绒量,而只能使绒细度明显增粗。因此,首先,适量的营养供给水平不仅是科学的,而且是经济的;其次,要注重兽医卫生保健,由于常年舍饲所导致的对山羊游走好牧等生活习性的改变,如果饲料、通风、运动及防疫等相应措施不配套,极易使羊只罹患生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及寄生虫等疾病。所以,必须加强科学管理,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