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羊群首页
  2. 养羊技术

羊怎么看年龄识别方法

免费加入微信养羊群
方法一:微信搜索 yangyangqun88添加微信加入

方法二:按保存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相册找到图片,即可加入

羊的年龄识别

羊的年龄识别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 耳标判断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种羊场或一般羊场的育种群。为了做好羊的育种工作,每只羊都要佩戴耳标(图4-1),上面编有耳标号,用耳标钳(图4-2)打到耳朵内毛稀少的部位。编号一般是6位数,第一个数字为出生年份的最后一个数,第二个和第三个数表示出生月份,后面的是个体编号,即顺序号。如“603134”表示2016年3月份出生的134号羊。

图4-1 耳标(何孟莲 拍摄)

图4-2 耳标钳(何孟莲 拍摄)

有的羊场品种多,不容易区分时,可在编号前面用品种名称第一个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出来,如“D603134”表示2016年3月份出生的134号杜泊羊。

2. 牙齿判断法

羊的牙齿根据发育阶段分为乳齿和永久齿两种。乳齿小而洁白,排列有间隙;永久齿大而微黄,排列紧密。幼年羊共有20枚乳齿,随着羊的生长发育,逐渐更换为永久齿,到成年时达32枚。成年羊的齿式为:上下颌各有12枚臼齿(每边各6枚),每边最里面的3枚为后臼齿,紧靠着后臼齿的3枚为前臼齿,共有24枚臼齿,幼龄羊没后臼齿。即:成年羊的齿式:

,幼龄羊的齿式:

。羊的上颌没有门齿,下颌有8枚门齿,最中间的一对称为钳齿,依次向外各对牙齿分别称为内中间齿、外中间齿和隅齿。

羊的牙齿判断法是根据其门齿的发育规律来判断的。羔羊初生时长出第1对乳门齿,生后1周长出第2对乳门齿,生后2~3周长出第3对乳门齿,生后1个月长出第4对乳门齿。

乳齿更换为永久齿的年龄:1~1.5岁更换钳齿,1.5~2.0岁更换内中间齿,2.25~2.75岁更换外中间齿,3.5~4岁更换隅齿。到4岁时,4对乳齿完全更换为永久齿,一般称为“齐口”或“满口”。

4岁以上的羊,主要根据门齿的磨损程度来判断年龄。5岁牙齿出现磨损,称为“老满口”。6岁齿龈凹陷,牙齿向前方斜出,齿冠变狭小,钳齿齿面为方形,齿间有裂缝,称为“漏水”(图4-3)。7岁牙齿松动或脱落,称为“破口”。8岁及8岁以上,牙床只剩点状齿时,称为“老口”。注意羊的牙齿更换时间及磨损程度与很多因素有关,如个体、品种以及所采食的饲料种类等。因此,牙齿识别年龄只供参考(表4-1)。

图4-3 6岁左右羊的牙齿 (刘洪波 拍摄)

表4-1 绵、山羊年龄判断表

为方便记忆,也可以用以下歌诀:一岁半,中齿换;到两岁,换两对;两岁半,三对全;满三岁,牙换齐;四磨平,五齿星,六现缝,七露孔,八松动,九掉齿,十磨净。

3. 角轮识别法

羊的角是角质增生形成的(图4-4),冬春季节营养不足时,角的生长速度慢或不生长;夏秋季节,青草旺盛,营养足够,角生长的速度快就会生出凹沟和角轮。因此每一个清楚的明显的深角轮就是一年。如果青草期,羊长时间患病营养不足时,角轮也不会出现,所以角轮识别不是很准确,也只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参考,应结合其他方法综合判断。

图4-4 角轮(刘洪波 拍摄)

二、羊的体尺部位特征

羊的不同体尺部位构成了不同的外形特征,不同的外形特征,不仅能表明家畜的外部形态,也反映其内部功能、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因此,了解羊的体尺部位(图4-5)及发育情况对判定其生产方向具有实践意义。不同用途羊的体尺特点如下。

图4-5 羊体各部位名称(程凌,2005,《养羊与羊病防治》)

1—脸;2—口;3—鼻;4—耳;5—额;6—眼;7—颈;8—肩前沟;9—鬐甲;10—肩部;11—胸部;12—前肢;13—背部;14—腰部;15—体侧部; 16—腹部;17—荐部;18—股部; 19—后肢;20—尻部;21—尾

1. 头颈部

毛用羊头长面宽,颈部较长,一般有1~3个皮肤皱褶;肉用羊头短而宽,颈部短粗无皱褶,肌肉和脂肪发达,呈宽的方圆形;奶山羊头颈部清秀狭长,细致。

2. 鬐甲

鬐甲应宽平。允许毛用羊的鬐甲高于背线,肉用羊的鬐甲应与背线呈水平状态,奶山羊鬐甲较窄。

3. 背腰部

背腰部应平直而宽,不允许过凸过凹。毛用羊的背腰较窄;肉用羊背腰宽而多肉;奶山羊背腰部较窄。

4. 胸部

胸部应宽深。毛用羊的胸腔较长,容量较大;肉用羊的胸腔较短,容量较小;奶山羊胸部较窄。

5. 腹部

腹线应与背线平行,腹部大而下垂的称为“垂腹”,是一大缺陷。垂腹是羊在幼龄阶段饲喂大量劣质粗饲料所致,有时也与凹背有关。“犬腹”是腹部下端扁平,两侧往回收缩,这是由于羊吃的精饲料过多导致的,也是一缺陷,所以必须注意精粗饲料搭配要合理。

6. 四肢

要求羊的肢势直立端正。前望,两前肢覆盖两后肢;侧望,一侧的前、后肢覆盖对侧的前、后肢;后望,两后肢覆盖两前肢。凡两前肢膝盖或两后肢飞节彼此靠近的称为“X”状腿,彼此分开的称为“O”状腿,后肢关节向躯干下前倾的称为“刀状腿”,这些都是不正肢势,均属缺陷腿。羊的品种不同,四肢高矮也有差异。毛用羊四肢稍长;肉用羊四肢较短,骨细,两后肢间距宽;奶山羊四肢细高。

7. 体形

整体来看,肉用羊因肌肉发育好,体形为圆桶状;毛用羊为长方形;乳用羊则因为乳房发达,两后肢间距宽,所以为楔形。

8. 体质类型

肉用羊为细致疏松型;乳用羊为细致紧凑型;而毛用羊较复杂,细毛羊和半细毛羊为细致型,粗毛羊为粗糙型。

三、体尺测量

测量项目的多少是根据测量的目的而定,但必须测量体高、体长、胸围、腰角宽等基本部位;如有特殊需要,可以针对性地多测量几个部位。不同生产用途的羊,测量项目一般不一样,但无论什么用途,都一定要注意,测量前必须让羊站在平坦的地面上,头自然前伸,肢势端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体尺测量指标及测量方法如下。

头长:枕骨脊到鼻端的直线距离。

额宽:两眼外突起之间的直线距离。

体高:由鬐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用木直尺测或羊用测杖测量。

体(斜)长:由肩胛骨前端到坐骨结节后端的直线距离。用木直尺和短钢尺测。

胸宽:左右肩胛中心点的直线距离。

胸深:由鬐甲高点到胸骨底面的垂直距离。

胸围:在肩胛骨后端,垂直于地面绕胸一周的长度。用皮尺或卷尺测。

尻高:荐骨最高点到地面垂直距离。

尻长:由髋骨突到坐骨结节的距离。

腰角宽(十字部宽):两髋骨突间的直线距离。用圆形触测器测(图4-6)。

图4-6 圆形触测器 (李秀丽 拍摄)

管围:管骨上1/3的圆周长度(一般测量左前腿)。或者是左前肢上最细处的水平周径。用卷尺测。

肢高:由肘端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尾长:由尾根到尾端的距离。

尾宽:尾幅最宽部位的直线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