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山羊泌乳期母羊的饲养
免费加入微信养羊群
方法一:微信搜索 yangyangqun88添加微信加入
方法二:按保存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相册找到图片,即可加入
泌乳期奶山羊的饲养根据产奶量的变化特点可分为四个阶段: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
1. 泌乳初期
母羊产后15~20天,由于生理功能发生变化,食欲与消化功能都较弱,这时若给予大量精料,容易伤及肠胃,造成消化不良与食滞,或者发生乳腺炎。合理的饲养应先喂易消化的优质青干草,每天饮麸皮盐水3~4次。根据羊的食欲与消化功能恢复的情况,逐渐增加饲喂量,15~20天以后就可恢复正常喂量。
2. 泌乳盛期
母羊产后21~120天进入泌乳盛期。一般母羊产羔后30~45天(高产羊产后40~70天),可达到泌乳高峰。此期羊体内储存的营养物质因大量产奶而消耗很大,羊体逐渐消瘦。但此时母羊的食欲与消化功能均已恢复正常。因此,这阶段必须按饲养标准来饲养,并增加饲喂次数,多喂青绿多汁饲料,优质干草的喂量占体重的1.5%左右。一般每产1.5千克奶喂给0.5千克混合精料。饲料日粮应注意多样化与适口性。另外,为提高产奶量,可采用提前增加饲料的办法,即抓好“催奶”。“催奶”可在产羔后20天左右进行。膘情好、食欲好的母羊可早催;膘情差、食欲不佳的母羊晚催。当产奶量上升到一定水平不再上升时,就要把超过饲养标准的精料减下来,并保持相对稳定,以便提高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
3. 泌乳中期
母羊产后121~210天为泌乳中期,此期泌乳量逐渐下降,此期的饲养应以控制下降的速度为主。此期一般处在6~8月,气温高,对产奶量有一定影响,饲养上应根据泌乳量调整青粗饲料和精料喂量,并保证充足饮水,尽可能使泌乳下降减慢维持一个稳定时期。
4. 泌乳后期
从母羊产后211天至干奶前为泌乳后期,由于发情与妊娠影响,母羊产奶量明显下降,此期饲养上应在保证产奶、繁殖需要的基础上减少精料喂量。此期大多为母羊发情配种至妊娠前3个月时期,胎儿增重的影响不是很大,但需要注意饲料的营养要全价,保证胎儿的发育。
5. 提高产奶量的措施
产奶量受遗传因素的制约,同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要提高产奶量,必须从遗传方面着手和在饲养管理上下功夫。
(1)加强育种工作,提高品种质量
① 发展优良品种 优良品种是提高产奶量的基础,对于引进的优良品种,如萨能山羊、吐根堡山羊,要集中管理,加强饲养,提纯复壮,扩大数量,提高质量。
② 提高我国培育品种的质量 对于我国自己培育的品种,如关中奶山羊、崂山奶山羊等,要建立良种繁育体系,严格选种,合理选配,稳定数量,提高质量。
③ 积极改良当地品种 对于低产羊要继续进行级进杂交,积极改良提高。要成立育种组织,落实改良方案,制订鉴定标准,每年进行鉴定和良种登记。为了扩大良种覆盖面,提高改良速度和效果,应采用人工授精技术。
(2)合理饲养
① 根据奶山羊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要饲喂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易于消化的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和优质干草,精料不宜过多,以促进奶山羊的生长发育、繁殖、泌乳和健康。
② 根据奶山羊母羊在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和干奶期的不同生理要求,合理饲养。
③ 认真执行饲养标准。按照饲养标准认真进行饲养,保证各类羊的营养需要。采用配合饲料和复合添加剂,保证羊只营养平衡。
(3)科学管理
① 认真做好干奶期、产后和泌乳高峰期的管理工作。产后及时催奶,依据产奶量增加挤奶次数。要做到挤奶次数适当、挤奶方法正确、挤奶技术熟练。
② 坚持运动。经常刷拭,定期修蹄,搞好卫生,减少疾病。
③ 适时配种,防止空怀。注意及时做好母羊产后发情鉴定工作,及时配种,缩短产羔间隔时间。
④ 加强疫病防制,保证羊只健康。夏季注意防暑,冬季注意保暖。
⑤ 羊群结构要合理。2~5岁繁殖母羊占羊群结构的75%,1岁及以下羔羊占25%。及时淘汰老、弱、病、残羊和低产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