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硬蜱病(壁虱、壁虱、狗豆子)的症状及预防治疗方法-体表寄生虫病
免费加入微信养羊群
方法一:微信搜索 yangyangqun88添加微信加入
方法二:按保存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相册找到图片,即可加入
一、硬蜱
硬蜱俗称“壁虱”“壁虱”“狗豆子”,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硬蜱科的虫体。硬蜱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形态相似,均为绿豆粒大小、红褐色虫体。吸饱血后膨胀如赤豆或蓖麻籽大。
【病原】 虫体呈红褐色,背腹扁平,头胸腹融合在一起,两侧对称,呈长卵圆形,一般大小为(5~6)毫米×(3~5)毫米。根据外部器官的功能和位置区分为假头和躯体。假头位于躯体前端,从背面可见到,由颚基、螯肢、口下板及须肢组成。躯体分背面和腹面,雄蜱背面的盾板几乎覆盖整个背面,雌蜱的盾板仅占虫体的1/3,靠近颚基。腹面最显著的构造是附肢,成虫4对,幼虫3对;此外有肛门、生殖孔等。
与家畜疾病关系密切的有6个属:硬蜱属、牛蜱属、血蜱属、革蜱属、扇头蜱属、璃眼蜱属。它们全部营寄生生活,是牛、羊等家畜体表的一类吸血性的外寄生虫。
【生活史】 硬蜱发育要经过变态,包括卵、幼蜱、若蜱和成蜱四个阶段。雌蜱吸饱血后离开宿主产卵,虫卵呈卵圆形,黄褐色,胶着成团,经2~4周孵出幼蜱。几天后幼蜱侵袭宿主吸血,蛰伏一定时间后蜕皮变为若蜱,若蜱再吸血后蜕皮变为成蜱。在硬蜱整个发育过程中,需有2次蜕皮和3次吸血期。根据在吸血时是否更换宿主可分为一宿主蜱、二宿主蜱和三宿主蜱3种类型。
幼蜱吸血时间需2~6天,若蜱需2~8天,成蜱需6~20天。硬蜱生活史的长短主要受环境温度和湿度影响,1个生活周期为3~12个月,环境条件不利时出现滞育现象,生活周期延长。
【生物学特性】 大多数寄生于哺乳动物,少数寄生于鸟类和爬虫类,个别寄生于两栖类。硬蜱产卵数量因种而异,一般产卵为几千个。成蜱在饥饿状态下可活1年,饱血后的雄蜱可活1个月左右,而雌蜱产完卵后1~2周死亡。幼蜱和若蜱一般只能活2~4个月。硬蜱可在栖息场所或宿主体上越冬,越冬的虫期因种类而异,有的各虫期均可越冬,有的以某一虫期越冬。硬蜱具有很强的耐饥饿能力。
硬蜱活动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四季变化明显的地区,多数在温暖季节活动。蜱的分布与气候、地势、土壤、植被和宿主等有关,各种蜱均有一定的地理分布区。
【主要危害】 硬蜱可以寄生于多种动物,亦可侵袭人。直接危害是吸食血液,并且吸食量很大,雌虫饱食后体重可增加50~250倍。大量寄生时可引起动物贫血、消瘦、发育不良、皮毛质量降低及产乳量下降等。由于叮咬使宿主皮肤产生水肿、出血、急性炎性反应。蜱的唾腺能分泌毒素,使动物产生厌食,体重减轻和代谢障碍。某些种的雌蜱唾腺可分泌一种神经毒素,它抑制肌神经乙酰胆碱的释放,造成运动神经传导障碍,引起急性上行性肌萎缩性麻痹,称为“蜱瘫痪”。
蜱的主要危害是作为生物媒介传播疾病,已知可以传播83种病毒、15种细菌、17种螺旋体、32种原虫以及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等。其中许多是人兽共患病,如森林脑炎、莱姆热、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鼠疫、野兔热、布鲁杆菌病、牛羊梨形虫病等。对动物危害严重的巴贝斯虫病和泰勒虫病必须依赖硬蜱传播。
【防治措施】 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以人工捕捉或用杀虫剂灭蜱。
(1)动物体灭蜱 在蜱活动季节,每天刷拭动物体,发现蜱时使蜱体与皮肤垂直,拔出,集中杀死。药物灭蜱可选用2%敌百虫、0.2%马拉硫磷、0.2%辛硫磷,大动物每头500毫升,小动物每头200毫升,每隔3周向动物体表喷洒1次。还可皮下注射伊维菌素0.2毫克/千克体重。
(2)圈舍灭蜱 对圈舍的墙壁、地面、饲槽等小孔和缝隙撒克辽林或杀蜱药剂,堵塞后用石灰乳粉刷。也可用0.05%~0.1%溴氰菊酯(倍特)、1%~2%马拉硫磷、1%~2%倍硫磷喷洒。
(3)自然界灭蜱 改变有利于蜱生长的自然环境,如翻耕牧地,清除杂草、灌木丛,在严格监督下烧荒等。有条件时还可对蜱滋生场所进行超低容量喷雾,如50%马拉硫磷乳油0.4~0.75毫升/米2,或90%原油0.05~0.2克/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