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羊群首页
  2. 养羊技术

羊螨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体表寄生虫病

免费加入微信养羊群
方法一:微信搜索 yangyangqun88添加微信加入

方法二:按保存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相册找到图片,即可加入

螨病是由疥螨科和痒螨科的虫体寄生于动物皮肤内或体表所引起的皮肤病。又称为“癞”。本病特征为剧痒、脱毛、皮炎、高度传染性等。

【病原】 羊的螨病主要有疥螨和痒螨。

疥螨近似圆形,0.3~0.5毫米。口器粗短,附肢粗短,第三、四对附肢不伸出体缘之外(图10-10)。躯体背面表皮长有毛、鳞片、小刺,腹面有4对肢,肢末端有演化的结构,一种为足吸盘,靠柄连于肢末端,另一种为长而硬的毛称为刚毛。幼虫有肢3对,无呼吸孔、生殖孔,若虫有肢4对但无生殖孔。

图10-10 低倍镜下的疥螨雄虫腹面(胡士林 拍摄)

痒螨近似椭圆形,0.5~0.9毫米。口器圆锥形,为刺吸式。附肢细长而突出于虫体边缘。

【发育史】 全部发育过程分为虫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阶段。平均15~21天完成一个发育周期。螨虫一生都在宿主体上度过,而且是在同一个宿主体上连续繁殖。疥螨在宿主体外一般仅能存活3周左右,痒螨在牧场上能活25天。

疥螨寄生于皮肤的深层挖掘隧道,嚼食细胞液、淋巴液及上皮细胞;痒螨寄生于皮肤表面(多为毛稠密之处),刺吸组织液、淋巴液及炎性渗出液。

【流行特点】 螨通过动物直接接触或通过被污染的物品及工作人员间接接触传播。圈舍潮湿,饲养密度过大,皮肤卫生状况不良时容易发病。尤其在秋末以后,毛长而密,阳光直射动物时间减少,皮温恒定,湿度增加,有利于螨的生长繁殖。夏季少发,秋、冬季节多发,尤其是阴雨天气,蔓延最快,发病强烈。

螨在宿主体上遇到不利条件时可进入休眠状态,休眠期长达5~6个月,此时对各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强。离开宿主后可生存2~3周,并保持侵袭力。

【症状与病理变化】 疥螨多寄生于皮肤薄、被毛短而稀少的部位。山羊主要发生于口周围、眼圈、鼻梁和耳根部,可蔓延到全身。绵羊主要在头部,亦可扩大到全身。疥螨直接刺激动物体,以及分泌有毒物质刺激神经末梢,使皮肤发生剧痒。当动物进入温暖圈舍或运动后皮温提高时,痒感更加剧烈。动物擦痒或啃咬患处,使局部损伤、发炎、形成水疱和结节,局部皮肤增厚和脱毛。局部损伤感染后成为脓疱,水疱和脓疱破溃,流出渗出液和脓汁,干涸后形成黄色痂皮。病情继续发展,破坏毛囊和汗腺,表皮角质化,结缔组织增生,皮肤变厚,失去弹性,形成皱褶和龟裂。脱毛处不利于螨的生长发育,便逐渐向四周扩散,使病变不断扩大,甚至蔓延全身。动物表现烦躁不安,影响采食、休息和消化功能。冬季发生脱毛,体温放散,使脂肪大量消耗,逐渐消瘦,甚至衰竭死亡。潜伏期2~4周,病程可持续2~4个月。

痒螨寄生于动物体表被毛长而稠密处。症状与疥螨病相似,但患部渗出物多,脱毛更加明显。绵羊多发生于背部、臀部,以后蔓延体侧甚至全身,严重时全身被毛脱光。可引起大批死亡。

【诊断要点】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皮肤刮下物实验室检查即可诊断。

【治疗方法】 羊可选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

双甲脒(特敌克),500毫克/千克体重,涂擦、药浴或喷淋。

溴氰菊酯(倍特),500毫克/千克体重,喷淋或药浴。

二嗪农(螨净),250毫克/千克体重,喷淋或药浴。

巴胺磷,200毫克/千克体重,药浴。

辛硫磷,500毫克/千克体重,药浴。3%敌百虫溶液患部涂擦。

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0.2毫克/千克体重,皮下注射。

多数杀螨药对卵的作用较差,故应间隔5~7天重复用药。

【防治措施】 螨病的预防尤为重要,发病后再治疗往往损失很大。定期进行动物体检查和灭螨,流行区的群养动物,无论是否发病,均要定期用药。圈舍保持干燥,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动物群密度适宜;引进动物要进行严格检查,疑似动物应及早确诊并隔离治疗;被污染的圈舍及用具用杀螨剂处理;螨病羊毛妥善放置和处理,以防止病原扩散;防止通过饲养人员或用具间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