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羊群首页
  2. 养羊技术

羊场建设场址选择与布局规划

免费加入微信养羊群
方法一:微信搜索 yangyangqun88添加微信加入

方法二:按保存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相册找到图片,即可加入

由于我国各地气候、环境、经济条件以及养羊业发展状况不均衡,所以造成羊场的建设及设施差异较大。在场址选择与布局规划中需充分考虑满足羊的生理特点和生长要求,以保证其表现最好的生产性能。既要做到因地制宜,又要着眼于规模化、集约化的养羊生产。

一、场址选择

选择羊场场址(图1-1)时应考虑羊只的数量和发展规模、资金状况、经营方式、生产特点(种羊场或商品羊场)、饲养管理方式(舍饲或放牧)以及集约化程度等因素,还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当地条件,尽量降低生产成本等。同时,针对场址所处的地势、水源、交通、防疫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因此,选择场址需要周密考虑,统筹安排,要有长远的规划,以适应养羊业的发展需要。

羊场

图1-1 场址选择 (董玉坤 供图)

1. 羊场要远离居民点,土质最好为沙壤土 建场前应对当地的疫情进行详细的调查,切忌在传染病疫区建场。场址选择地要不受周围居民点等环境的污染,同时,羊场也不能成为周围居民点、水源地的污染源。为防止疫病的传播,羊场距离公路、铁路等交通干道、居民点和其他畜群,应至少保持500米以上的距离。 另外,羊场的土质应坚实,具有均匀的可压缩性,最好是透气、渗水的沙壤土,因为沙壤土透水透气性良好,持水性差,有利于排除积水和防潮,因而雨后不会泥泞,易于保持适当的干燥环境,防止病原菌、蚊蝇、寄生虫卵等生存和繁殖,同时也利于土壤本身的自净。

2. 地势高燥且自然生态条件符合品种要求 羊喜干厌湿,若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感染寄生虫病及腐蹄病,影响生长发育和健康,因此羊场应建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干燥的平坦地带。朝向以坐北向南或偏东5°~10°为宜,即场地高于周围地势,地下水位在2米以下,不宜在低洼涝地、山洪水道、冬季风口、泥石流通道等处修建羊舍。

3. 地形开阔整齐,平坦向阳 地形要求开阔整齐,有一定的发展余地。若在山区坡地修建羊场,应选择坡度平缓、向南或向东南倾斜处,以利于阳光照射和通风透光。如果是为引进新品种修建羊场,场址地域的自然生态条件应与原品种产地的自然条件一致或接近。

4. 饲草来源充足且保证水源清洁 羊是草食家畜,所需的饲草饲料总量较多,因此要有充足的饲料来源。以舍饲为主的农区,要有足够的饲草、饲料来源,在北方牧区和南方草山、草地区域,要有充足的放牧场地及较大面积的人工草场。特别注意应能为繁殖母羊准备足够的越冬干草和青绿多汁饲料。 羊场应有充足和清洁的水源,且要求取用方便,设备投资少。水量要能保证场内职工用水、羊群饮水和消毒用水。一般羊的需水量是舍饲大于放牧,夏季大于冬季。羔羊与成年羊的需水量分别为每只每天5升和10升。水质必须符合畜禽饮水的卫生标准,以泉水、井水和自来水较理想,切忌在水源不足或受到严重污染的地方建场。 5. 交通与通信方便且能源供应充足 为了保证畜产品的加工运输和饲草饲料加工以及应用养羊新技术、新设备,羊场应建在作物种植区附近,并具有一定的交通、通信及电力条件的地方,电力负荷能满足生产需要和稳定供应,山区建场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6. 有利于产品销售和加工 羊场的选址既要与当地畜牧业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条件相适应,又要考虑养羊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以便扩大生产规模和调整生产结构。此外,种羊场最好建在养羊生产基础较好的地区,以便于就近推广和组织生产,有利于产品的销售与加工。

7. 生态环保 充分了解当地疫情,不能在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疫区建场。同时,羊场也不能成为周围居民点的污染源。一旦发生疫情,便于进行隔离封锁。 羊场应积极采取措施,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实现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如废水不得排入敏感水域和有特殊功能的水域,应坚持种养结合的原则,经无害化处理后尽量充分还田;为了防止粪便污染环境,充分利用粪便中丰富的营养和能量资源,应当采用干燥或发酵等方法对羊粪进行无害化处理。病死羊尸体含有大量病原体,只有及时经无害化处理,才能防止各种疫病的传播与流行。严禁随意丢弃、出售或作为饲料。根据疾病种类和性质不同,按《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 16548—2006)规定,采用适宜方法处理病死羊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