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沙门菌病怎么治疗与症状诊断方法
免费加入微信养羊群
方法一:微信搜索 yangyangqun88添加微信加入
方法二:按保存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相册找到图片,即可加入
羊沙门菌病主要是由鼠伤寒沙门菌、羊流产沙门菌、都柏林沙门菌引起羊的一种传染病。本病以羊发生下痢,孕羊流产为特征。
【病原】 沙门菌属是肠杆菌科中的一个重要成员,是一大属血清学相关的革兰阴性杆菌,不产生芽孢,亦无荚膜。大小为(0.7~1.5)微米×(2.0~5.0)微米,间有形成短丝状体。
本类菌对热、各种消毒药和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水中能存活2~3周,在粪中可存活1~2个月,在冻土中可越冬,在潮湿温暖处可生存4~5周,但干燥的地方可存活8~20周。本类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随耐药菌株日益增多而越来越低。目前,大多数菌株能抵抗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林可霉素类、红霉素和磺胺类药物等,对庆大霉素、多黏菌素B等有较高敏感性。
【流行特点】 沙门菌属中的许多菌种对各种家畜、家禽、其他动物以及人均有致病性。病畜病禽和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可由粪便、尿、乳汁及流产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病菌,污染饲料和水源等,一般经消化道感染健康畜禽。病畜和健康畜交配或用病畜的精液人工授精也可发生感染。此外,在子宫内也可能感染。有人认为鼠类可传播本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当环境污秽、潮湿、畜禽舍拥挤、粪便堆积;饲料和饮水供应不佳、长途运输、疲劳和饥饿、内寄生虫的侵袭、分娩、手术、仔畜缺维生素D、新引进畜禽未实行检疫隔离等均易发生。
各种年龄的畜禽均可感染,幼畜禽较成年者易感。对羊以断乳或断乳不久的最易感。感染的孕畜多数发生流产,多见于妊娠后期的母羊。
【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两型。
(1)下痢型 多见于15~20日龄羔羊,病初精神沉郁,独立一隅,低头、弓背、体温升高至40~41℃,食欲减退或拒食。之后身体虚弱、憔悴,继而趴地经1~2天死亡。大多数病羔出现腹痛、喜趴、腹泻。排出大量灰黄色糊状粪便,污染后躯。迅速出现脱水状态,眼窝下陷,口渴喜饮水,体力减弱,有的病羔出现呼吸迫促、流出黏液性鼻液、咳嗽等症状。病程1~5天。有的经2周后可康复。
(2)流产型 病羊在流产前体温升高到40~41℃,厌食,精神沉郁,部分羊有腹泻症状,阴道有分泌物流出。流产多见于妊娠的最后2个月。病羊产下的活羔比较衰弱,卧地并有腹泻,不吃奶,往往于l~7天死亡。有的病羊排出分解腐败的胎儿或死胎、弱羔。病羊伴发肠炎、胃肠炎和败血症,精神沉郁、口渴、下痢等。
【病理变化】 (1)下痢型 病羊尸体后躯被毛、皮肤被稀粪玷污,多数脱水。真胃和肠道空虚,黏膜充血,肠内有半液状内容物。肠道黏膜上附有黏液,并含有小的血块,肠道和胆囊水肿。肠系膜淋巴结一般增大充血。心内外膜有小出血点。
(2)流产型 胎儿死产或生后几天内死亡,呈现败血症病变。组织水肿,脾肝肿大,有灰色的坏死病灶。胎盘出血、水肿。死的母羊有急性子宫炎、流产或死产的子宫肿胀,并有坏死组织,有渗出物和滞留的胎盘。
【诊断】 根据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从下痢死亡羊的肠系膜淋巴结、脾、心血和粪便或病母羊的粪便、阴道分泌物、血液及胎儿组织中分离培养沙门菌。
【防治方法】 病羊可隔离治疗或淘汰处理。对该病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很多,但必须配合护理及对症治疗。可用氧氟沙星、红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和新霉素等对沙门菌有一定的敏感性。
预防的主要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羔羊在出生后应及早吃初乳,注意羔羊的保暖;发现病羊应及时隔离并立即治疗;被污染的圈栏要彻底消毒;发病羊群要进行药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