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羊群首页
  2. 养羊技术

羊巴贝斯虫病(绵羊焦虫病、红尿病)怎么治疗与症状诊断方法

免费加入微信养羊群
方法一:微信搜索 yangyangqun88添加微信加入

方法二:按保存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相册找到图片,即可加入

巴贝斯虫病又名绵羊焦虫病,俗称红尿病,是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性但非接触传染性疾病。其特征为发热、贫血、血红蛋白尿和黄疸,是由蜱传播的一种血孢子虫病。

本病在我国甘肃、青海和四川等西部地区均有发生,见于所有品种、性别的绵羊和山羊,6~12月龄的羊比其他年龄组发病率高。大多数病例出现在春季当蜱大量存在、旺盛活动的时期,常造成大批羊死亡,危害非常严重。

【病原】 病原为两种血孢子虫,即莫氏巴贝斯虫和绵羊巴贝斯虫。莫氏巴贝斯虫的毒力较强,虫体在红细胞内单独或成对存在;成对者呈锐角,占据细胞中央,其长度为2.5~4微米,宽2微米。绵羊巴贝斯虫,亦单独或成对存在,占据细胞周边,长度为1~2.5微米;成对者形成钝角。这两种病痊愈后,免疫力均不完全,大多数动物含有隐性感染。

【生活史】 巴贝斯虫的生活史尚不完全了解,但已知绵羊巴贝斯虫病的主要传播者为扇头蜱属的蜱。病原在蜱体内经过有性的配子生殖,产生子孢子,当蜱吸血时即将病原注入羊体内,寄生于羊的红细胞内,并不断进行无性繁殖。当硬蜱吸食羊血液时,病原又进入蜱体内发育。如此周而复始,流行发病。

【症状】 病羊表现发热、贫血、血红蛋白尿、黄疸和虚弱。体温升高至41~42℃稽留数日,或直至死亡;呼吸浅表,脉搏加快;食欲减退或废绝,病羊精神委顿,黏膜苍白,明显黄染。红细胞减少至2×1012 ~4×1012 /升,大小不均。病的后期,常出现腹泻。死亡率达30%~40%。慢性感染羊除生长不良和寄生虫血症外,通常无明显症状。

【病理变化】  死于巴贝斯虫病的羊,剖检可见黏膜与皮下组织贫血、黄染;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变性,有出血点;胆囊肿大2~4倍;心内膜、心外膜及浆膜、黏膜亦有出血点和出血;肾脏充血发炎;膀胱扩张,充满红色尿液。

【诊断】 在流行地区,根据典型症状和病损、染色血片的红细胞中发现梨形体可作出诊断。

血液红细胞的虫体感染率较低时,可先进行集虫,再制片检查。集虫的方法是,在离心管中加入3~4毫升2%柠檬酸钠生理盐水,然后加静脉血6~7毫升,混匀后,先以500转/分钟的速度离心5分钟,吸取含有少量红细胞及白细胞的上层血浆,补加少量生理盐水,再以2500转/分钟的速度离心10分钟,取其沉淀物涂片染色、镜检。

【预防】 在流行地区,应于每年发病季节对羊群进行药物预防注射。通过系统应用杀虫剂,能减少和控制绵羊和山羊巴贝斯虫病。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5%硫酸喹啉脲(硫酸阿卡普林)溶液2毫升,可防止感染绵羊巴贝斯虫病的羊发病。

做好灭蜱工作,防止蜱传播疾病。对引进的羊必须经过检疫,然后再合群。

【治疗】 可因时因地选用下列药物。

(1)贝尼尔 剂量按7~10毫克/千克体重,以蒸馏水配成2%溶液,肌内注射1~2次。

(2)阿卡普林 剂量按5%的水溶液0.02毫升/千克体重,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如果脉搏加快,可将总量分为3次注射,每2小时1次。必要时,24小时后可重复用药。

(3)黄色素 剂量按3毫克/千克体重,配成0.5%~1.0%水溶液,静脉注射。注射时药物不可漏出血管外。在症状未见减轻时,可间隔24~48小时再注射一次。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辅以强心、补液等措施,并加强护理,促使患羊及早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