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羊群首页
  2. 养羊技术

泰勒虫病怎么治疗与症状诊断方法

免费加入微信养羊群
方法一:微信搜索 yangyangqun88添加微信加入

方法二:按保存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相册找到图片,即可加入

泰勒虫病是由血孢子虫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以羔羊发病较多,死亡率很高。临床特征为高热稽留、贫血、出血、消瘦和体表淋巴结肿大。

【病原】 羊的泰勒虫有山羊泰勒虫和绵羊泰勒虫两种,两者都能感染绵羊和山羊,我国羊泰勒虫病的病原为山羊泰勒虫。

山羊泰勒虫的形状与大小不一,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圆形虫体的直径为0.6~1.6微米。一个红细胞内一般有一个虫体,有时可见2~3个。红细胞的染虫率一般0.5%~30%,最高可达90%以上。从淋巴结、骨髓及脾脏涂片中可以发现胞内及胞外“石榴体”。在淋巴结穿刺液涂片中,可见到淋巴细胞内或游离到细胞外的石榴体,石榴体的直径为8~10微米,个别可达到20微米,为紫红色染色质颗粒。

【生活史】 在我国,羊泰勒虫病的主要传播者为血蜱属的蜱。病原在蜱体内经过有性配子生殖,并产生子孢子,当蜱吸血时,即将病原注入羊体内。绵羊泰勒虫在羊体内首先侵入网内皮系统细胞,在肝、脾、淋巴结和肾脏内进行裂体繁殖(石榴体),继而进入红细胞内寄生。当蜱吸食羊的血液时,泰勒虫又进入蜱体内发育。如此周而复始,继续引起发病,扩大流行。

【流行特点】 本病的流行季节为春末夏初(4~6月),以4月和5月上旬为高潮时期。新引进羊及羔羊发病最多,病死率也高。3~4岁羊很少发病。本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引起羊只大批死亡。有的地区发病率高达36%~100%,病死率高达13%~92%。病愈羊只似有长期免疫现象。

【症状】 病羊最初食欲减少,精神沉郁,结膜充血。体温升高到40~42℃,最高可达42℃以上。呈稽留热型,体温升高后至少保持4天后才开始下降,部分可持续到一周以上。呼吸及心跳增快。呼吸迫促,发鼻鼾声,呼吸次数可达l00次/分钟以上。听诊时肺泡音粗粝,有时支气管呼吸音明显。心跳可达150~200次/分钟,节律不齐。

羔羊普遍表现肢体僵硬;有时前肢提举困难,有时后肢举步不易;有时四肢发软,卧下不起,如勉强扶之起立,亦站立不稳。当病羊表现前肢似感僵硬时,其同侧肩前淋巴结多有肿大。一般大如胡桃,最大者如鸭蛋,触诊时有痛感。

发病数日后,饮食废绝,反刍停止,肠胃蠕动微弱或完全停止。粪便稀而恶臭,杂有黏液及血液。尿色一般清亮,呈淡黄色,少数病羊尿液混浊,个别出现血尿。结膜苍白,磨牙,身体逐渐消瘦。

【病理变化】 尸体显著消瘦,可见黏膜呈灰白色。肛门松弛,有的肛门四周染有绿色稀粪。皮下脂肪少,呈黄色胶样。个别病例可见第四胃有溃疡。十二指肠内含淡黄色乳糜状内容物,肠壁有轻度充血;空肠、回肠中部分内容物呈乳白色或灰绿色水样或糊状,除少数有粟粒大出血点外,多有轻重不同的充血。肠壁淋巴滤泡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大肠有不同程度的充血。肝、脾肿大。肾脏呈红棕色或黄褐色,质柔软而易脆烂,表面亦有淡黄色或灰白色小颗粒。全身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尤以肩前、肺、肝及肠系膜淋巴结更为显著。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从血液涂片检查虫体,或从淋巴结、肝、脾穿刺物涂片中检查石榴体,进行确诊。

【预防】 主要是预防蜱的侵袭和进行灭蜱工作。

① 防止将蜱带进安全区域 由不安全地区引进的羊,必须进行检疫隔离和抗蜱处理。

② 消灭蜱类 在发病季节,经常进行药浴,定期修补羊舍墙洞及裂缝。

③ 牧场转移 在蜱出现之前,将羊由不安全地区转移到安全地区放牧。

【治疗】 治疗本病有以下药物可供选择。

肌内注射7%贝尼尔,剂量为5~7毫克/千克体重,也可以用输血疗法。

肌内注射10%咪唑苯脲,剂量为1~2毫克/千克体重。

静脉注射黄色素,剂量为3~4毫克/千克体重,用生理盐水配成1%的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