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伪狂犬病(发热、奇痒和神经系统障碍)症状原因及治疗方法
免费加入微信养羊群
方法一:微信搜索 yangyangqun88添加微信加入
方法二:按保存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相册找到图片,即可加入
羊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奇痒和神经系统障碍为特征。
【病原】
该病的病原为伪狂犬病病毒,病毒在发病初期存在于血液、乳汁、尿液以及内脏器官中,发病后期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伪狂犬病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畜舍内干草上的病毒夏季可存活3天,冬季可存活46天,含毒材料在50%甘油盐水中于4℃左右可保持毒力达3年之久。0.5%石灰乳、2%氢氧化钠溶液、2%福尔马林溶液等可很快使病毒灭活。加热55℃约30分钟死亡。但病毒于0.5%石炭酸溶液中可保持毒力达数十日之久。
【流行特点】
病畜、带毒家畜以及带毒鼠类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猪和带毒鼠类是伪狂犬病病毒重要的天然宿主。羊或其他动物感染多与带毒的猪、鼠接触有关。感染动物通过鼻漏、唾液、乳汁、尿液等各种分泌物、排泄物排出病毒,污染饲料、牧草、饮水、用具及环境。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途径感染,也可经受伤的皮肤、黏膜以及交配传染,或者通过胎盘、哺乳发生垂直传染。本病一般呈地方性流行或流行性,以冬季、春季发病为多。
【症状】
潜伏期3~7天。病羊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呼吸加快,在眼睑、唇部产生剧痒,常用前肢伏在地上剧烈摩擦,以致奇痒部位出现水肿、脱毛甚至出血(图1-28-1)。病羊目光呆滞,间歇性烦躁不安,常转圈鸣叫,运动失调,并伴有磨齿、出汗、强烈喷气及后足用力踏地等神经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肌肉产生痉挛性收缩,四肢无力,咽喉麻痹,鼻腔有浆液性黏性分泌物流出,口腔有泡沫状唾液排出,直至全身衰弱而亡。病程一般为1~3天。
图1-28-1 面部水肿脱毛
【病理变化】
对病死羊剖检可见消化道黏膜出血、充血(图1-28-2),肝脏发暗肿大,胆囊充满墨绿色胆汁,肿大(图1-28-3);肺有点状出血,肾质地变软,气管有大量泡沫,脾脏多处有出血性梗死,尤其是边缘明显;脑和脑膜出血、充血严重(图1-28-4)。
图1-28-2 肠道黏膜出血、充血
图1-28-3 胆囊充满墨绿色胆汁、肿大
图1-28-4 脑膜充血、出血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可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采取病羊血液,分离血清做伪狂犬乳胶凝集实验。
该病还需要同狂犬病、李氏杆菌病进行鉴别诊断。患有狂犬病的家畜多有被患病动物咬伤的病史,病羊兴奋时常常带有攻击性行为,病料悬液皮下接种家兔一般不易感染;脑内接种,发病后无皮肤瘙痒症状。患有李氏杆菌病的病羊通常无皮肤瘙痒症状,病料悬液接种家兔不出现特殊的瘙痒症状,病料观察可发现革兰氏阳性的李氏杆菌,血液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单核细胞增多,即可鉴别诊断。
【防治】
(1)预防
① 加强饲养管理,提倡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引入种羊。
② 消灭牧场内的鼠类,避免与猪接触或混养。发生本病后立即隔离病畜,用2%氢氧化钠溶液或10%石灰乳等消毒药消毒厩舍、污染的环境以及饲管用具等。
③ 淘汰阳性羊只,结合免疫接种,逐步净化羊群,清除本病。
④ 与病羊同群的其他羊只注射免疫血清。发现新病例时,经2周后再注射1次免疫血清。倘若无新病例出现,应对所有羊只进行疫苗接种,1~6月龄的羊可2次肌内注射伪狂犬病疫苗,第一次肌注和第二次肌注的接种量分别为2毫升和3毫升,间隔时间为6~8天;6月龄以上的羊只第一次和第二次肌注伪狂犬病疫苗的量都是5毫升,间隔时间为6~8天。
(2)治疗 当前尚无特效药物能够治疗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