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莫尼茨绦虫病(羔羊感染轻则影响生长发育,重则致死)症状原因及诊断治疗方法
免费加入微信养羊群
方法一:微信搜索 yangyangqun88添加微信加入
方法二:按保存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相册找到图片,即可加入
羊莫尼茨绦虫病是由莫尼茨绦虫寄生于羊的小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羔羊感染轻则影响生长发育,重则致死。本病分布
广泛。
【病原】
病原为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在外观上颇相似,头节小,近似球形,上有4个吸盘,体节宽而短,成节内有两套生殖器官,每侧一套,生殖孔开口于节片的两侧。虫卵内有特殊的梨形器,器内含六钩蚴。
【流行特点】
寄生在羊小肠内的成虫不断随粪便排出含有大量虫卵的孕卵节片(图2-3-1),向外界散布的虫卵被土壤螨吞食后,在其体内经26~30天发育为似囊尾蚴。土壤螨在黄昏或黎明时从草皮及腐烂植物之下爬出来活动,附着在饲草或地面上(图2-3-2)。当羊吃草或舔土时,吞食了含似囊尾蚴的土壤螨即被感染。似囊尾蚴进入消化道后吸附在羊的小肠黏膜上,经40~50天左右发育为成虫。成虫生存期约2~6个月,此后由肠内自行排出。2~5月龄的羔羊最易受感染,成年羊的感染率很低。春夏多雨季节易感。

图2-3-1 莫尼茨绦虫的孕节部分

图2-3-2 莫尼茨绦虫的生活史
【症状】
轻度感染时不表现症状,重度感染时可见大量虫体结成团阻塞肠道,且由于虫体吸收大量营养,产生毒素,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口渴、下痢、有时便秘、粪中有孕卵节片、贫血、淋巴结肿大、黏膜苍白、体重减轻,渐而表现弓背,极度沮丧,反应迟钝,最后卧地不起,抽搐,头向后仰或作咀嚼运动,口周围有许多泡沫,衰竭而亡。
【病理变化】
尸检时可见小肠中有数量不等的长1米以上的带状虫体(图2-3-3)。

图2-3-3 羊小肠的莫尼茨绦虫
【防治】
(1)预防
① 在多雨潮湿季节,应尽量少喂生长在洼地、沟边或常被羊粪污染的饲草。避免在雨后、清晨或傍晚放牧,使羊减少食入土壤螨的机会。
②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适时对羊群进行驱虫,必要时进行二次驱虫。驱虫时每只每次可用1%硫酸铜溶液15~100毫升或砷酸铅0.5克灌服。
(2)治疗(选用下列方法之一)
① 硫双二氯酚,按每千克体重75~100毫克,配成悬浮液一次灌服。
② 氯硝柳胺(灭绦灵),按每千克体重50~75毫克,羔羊每只最低剂量1克,配成悬浮液一次灌服。
③ 吡喹酮,按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一次灌服。
④ 1%硫酸铜溶液,1~3月龄每只15~25毫升,3~6月龄30~40毫升,6月龄以上45~60毫升,配制时用蒸馏水或事先煮沸过的雨水,且不可用金属器具盛装,现配现用,灌药前12~24小时停止饮水。
⑤ 苯硫咪唑,按每千克体重5~10毫克,配成悬浮液一次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