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羊群首页
  2. 养羊视频

养羊放牧组织及方式,散养羊放牧一天要几小时

免费加入微信养羊群
方法一:微信搜索 yangyangqun88添加微信加入

方法二:按保存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相册找到图片,即可加入

合理组织羊群是科学放牧饲养绵羊、山羊的重要措施之一。组织好羊群有利于羊只的选留和淘汰,可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草场,经济地使用劳动力和设备,不断提高羊群生产力。组织放牧羊应根据羊只的数量、羊别(绵羊与山羊)、品种、性别、年龄、体质强弱和放牧场的地形地貌而定。羊数量较多时,同一品种可分为种公羊群、试情公羊群、成年母羊群、育成公羊群、育成母羊群、羯羊群和育种母羊核心群等。在成年母羊群和育成母羊群中,还可按等级组成等级羊群。羊数量较少时,不宜组成太多的羊群,应将种公羊单独组群(非种用公羊应去势),母羊可分成繁殖母羊群和淘汰母羊群。为确保种公羊群、育种核心群、繁殖母羊群安全越冬度春,每年秋末冬初,应根据冬季放牧场的载畜能力、饲草饲料贮备情况和羊的营养需要,对老龄、瘦弱及品质较差的羊只进行淘汰,确定羊的饲养量,做到以草定畜。

我国放牧羊群的规模受放牧场地的影响而差别较大。繁殖母羊群牧区以250~500只、半农半牧区以100~150只、山区以50~100只、农区以30~50只为宜;育成公羊群和育成母羊群可适当增加;核心母羊群可适当减少;成年种公羊群以20~30只、后备种公羊群以40~60只为宜。

1.季节轮牧

季节轮牧是根据四季牧场的划分,按季节轮渡放牧。这是我国牧区目前普遍采用的放牧方式,能较合理地利用草场,提高放牧效果。为了防止草场退化,可定期安排休闲牧地,以利于牧草恢复生机。

2.小区轮牧

小区轮牧是指在划定季节牧场的基础上,根据牧草的生长、草地生产力、羊群的营养需要和寄生虫侵袭动态等,将牧地划分为若干个小区,羊群按一定的顺序在小区内进行轮回放牧。

此方式是一种先进的放牧方式,其优点有三:一是能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草场,提高草场载畜量。根据新疆紫泥泉种羊场试验,小区轮牧比传统放牧方式每只绵羊可节约草场1 500m2 左右。二是小区轮牧将羊群控制在小区范围内,减少了游走所消耗的热能,增重加快,与传统放牧方式相比,春、夏、秋、冬季的平均日增重可分别提高13.42%、16.45%、52.53%和100%。三是能控制内寄生虫感染,羊体内寄生虫卵随粪便排出需经6d发育成幼虫才可感染羊群,所以羊群只要在某一小区放牧时间限制在6d以内,就可减少内寄生虫的感染。

小区轮牧技术是在季节性牧地还是在长年牧地实施,可根据养羊单位的具体条件而定,一般是先粗后细,逐步完善。其具体做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划定草场,确定栽畜量

根据草场类型、面积及产草量,划定草场;再结合羊的日采食量和放牧时间,确定载畜量。

(2)划分小区

根据放牧羊群的数量和放牧时间以及牧草的再生速度,划分每个小区的面积或轮牧一次的小区数。轮牧一次一般划定为6~8个小区,羊群每隔3~6d轮换一个小区。

(3)确定放牧周期

全部小区放牧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即为放牧周期。其计算方法是:放牧周期(天)=每小区放牧天数×小区数。放牧周期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牧草再生速度,而牧草的再生速度又受水热条件、草原类型和土壤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北部地区,不同草原类型的牧草生长期内,一般的放牧周期是:干旱草原30~40d,湿润草原30d,高山草原35~45d,半荒漠和荒漠草原30d。不同放牧季节所确定的放牧周期不尽一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4)确定放牧频率

放牧频率是指在一个放牧季节内,每个小区轮回放牧的次数。放牧频率与放牧周期关系密切,主要取决于草原类型和牧草再生速度。在我国北方地区不同草原类型的放牧频率是:干旱草原2~3次,湿润草原2~4次,森林草原3~5次,高山草原2~3次,荒漠和半荒漠草原1~2次。

(5)放牧方法

参与小区轮牧的羊群,按计划在小区依次逐区轮回放牧;同时,要保证小区按计划依次休闲,如图4.1.1所示。

0207-01

图4.1.1 小区轮牧技术示意图
1.刚放牧过的小区 2.正在放牧的小区 3,4.待牧的小区 5,6.休闲的小区(A.Speedy,1979)